一、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
顾名思义,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眼结膜接触到过敏源而引起的超敏反应。其发病率较高,每5个人就有1-2人深受其困扰。
二、常见过敏源
花粉、粉尘、霉菌、尘螨、动物皮毛屑、化妆品等。
三、常见时段——春季、夏末初秋
季节性过敏最常见,主要与该季节空气中的花粉、草粉、霉菌、气温变化等有关。本文只讨论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季节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SAC)。
四、眼部症状
最常见的也是最典型的,就是眼痒(此时要注意避免揉眼,因为揉眼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越揉越痒);此外,还有眼红充血、结膜水肿、流泪、异物感、黏性分泌物增多等。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发生过敏性结膜炎时,因表达不清,常表现为频繁眨眼、揉眼等,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及时就医。
五、伴随症状
鼻子和眼睛一样都是暴露于外界环境之中,同时眼结膜与鼻黏膜通过泪道相连,所以眼睛“有难”,鼻子也“难以幸免”。常伴有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累及呼吸道黏膜者还可能伴有哮喘等症状。
六、预防
脱离过敏源,出门戴口罩和护目镜,家居用品勤洗勤晒,定期除螨除尘;使用空气净化器;易过敏体质的人尽量避免饲养小动物,或在过敏季更换生活地区。
七、物理治疗:
冷敷、冷水洗脸,可以收缩血管,减少结膜充血水肿,缓解症状;
八、药物治疗:
1.人工泪液类:此类药物仅起到冲洗结膜囊作用,可以冲洗掉部分过敏原和炎症介质,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根除,只能作为临时的权宜之计。常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
2.抗组胺药: 这类药物可以迅速拮抗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炎症介质,组胺会导致眼痒、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因此可以快速地临时缓解症状。常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
3.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等物质的释放和白三烯等的合成,从根本上减轻症状,但对于已经释放出的炎症介质则无能为力,而且这类药物起效缓慢,起效时间一般为2周,有经验的患者,可以在每年的过敏季前预防性使用。常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吡密司特钾滴眼液等。
4.双效合剂:这类药物兼具以上两种药物的作用,有条件的话,是首选用药:氮卓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
5.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环氧合酶,阻止前列腺素类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症状。这类药物安全性好,没有明显副作用,可以作为辅助用药。常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
6.糖皮质激素:激素是强效抗炎剂,可以在多个环节上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但高浓度激素副作用同样明显且严重,容易诱发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等,因此临床上轻易不要使用强效激素,例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醋酸泼尼松滴眼液等。对于过敏非常严重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较弱的激素例如:氟米龙滴眼液等。
7.免疫抑制剂,同样是强效的抗炎剂,副作用相较激素少,高浓度的免疫抑制剂往往应用在严重的免疫性疾病,低浓度的免疫抑制剂滴眼液可用于过敏性结膜炎。例如:低浓度环孢素滴眼液等。
九、常见问题:
1.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是否有效? 使用红霉素眼膏、氧氟沙星滴眼液无效,因为这些药是抗生素,尽管俗称是“消炎药”,但对于过敏反应不起作用。
2.传染性如何? 不具有传染性。
3.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彻底治愈比较困难,脱离过敏源并积极治疗,症状可明显改善。
4.是否遗传? 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