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医院组织开展2025年学科规划及科室工作策划会,特邀航天中心医院黏液瘤科许洪斌主任围绕学科建设进行专题授课。医院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领导干部、护士长、业务科室技术骨干100余人参加培训活动。医院副院长方小勇主持培训活动。
许洪斌主任,航天中心医院黏液瘤科主任,主任医师,专研腹膜假黏液瘤诊治15年,建立国内唯一腹膜假黏液瘤专科12年。带领科室学科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造福广大腹膜假黏液瘤患者。其擅长腹膜假黏液瘤及腹膜转移癌的减瘤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完成CRS手术2400例次,HIPEC 7000余例次,腹腔深部热化疗2000余例次。主持多项地市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专利6项。参编专著1册,参与制定国内专家共识3部。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热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腹膜假黏液瘤专家委员会(学组)主任委员、亚洲腹膜恶性肿瘤组(APMG)执委等多项社会任职。
培训前,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小小的心愿》,航天中心医院黏液瘤诊疗工作纪实。大家沉浸在这一场与疾病的“战争纪录片”中,时而因为复杂的病情和诊疗过程中面临的重重困难而眉头紧锁;时而因为病人的坚强、乐观和与医护人员勠力同心对抗病魔的万众一心而热泪盈眶。通过观看纪录片,更加坚定了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治愈更多患者病痛的决心。
授课环节,许洪斌主任以《怎样成为名医》为主题,讲授了个人成长如何与科室建设互相成就,许主任强调,一名好的医生首先要珍惜和感恩自己所在的平台,“名医起源于医生的自我医疗奋斗,兴盛于病人与社会的口碑,发展传承于医院平台”,平台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是自我提升的“学校”,是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名好的医生还要有思考的习惯和打破常规的勇气,一名医生的成长过程会反复经历“学习-思考-打破常规-受阻”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要有学习的欲望和提出想法的勇气,无论成功或是失败,要作为宝贵的经验总结。把人聚在一起是“团伙”,把人心聚齐才是“团队”。许洪斌主任以航天中心医院黏液瘤科科室建设为实践案例,从发展平台、技术创新、科研教学能力、学术影响力、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及发展方向等五个主要方面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黏液瘤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建设历程。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人员的流动、外界的质疑、自身发展的瓶颈都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专题授课结束,医院党委书记杨姝雅代表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为许洪斌主任团队献花,向他们为治愈广大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努力耕耘和辛勤付出致以诚挚敬意。
学科建设道阻且长,守护人民健康责任艰巨。近年来,航天七三一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研赋能等多项措施提升各专业学科建设,未来,医院将加大力度提升专业学科建设,为广大人民健康护航。